内容详情  News
首页 >> 新闻动态 >> 协会资讯 >> 内容详情
绿水青山间,超级“绿色充电宝”满格赋能
2025-10-22 14:20:37 点击数:9
    10月28日起,一座深藏于青山绿水下的“动力心脏”将开始新的律动: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机组——6号机组,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。这座集齐3项“世界之最”的超级“绿色充电宝”也将满格赋能。
句容抽水蓄能电站航拍 王威康 摄
   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不仅是能源领域工程的重要突破,更是镇江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的生动实践,用钢铁与水流的力量讲述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绿色转型故事。
    “世界之最”筑就硬核实力
    登上电站大坝,如同站上60多层高楼。脚下,是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坝,坝顶最高处达182.3米。眼前,是“高仑湖”的上水库,一泓碧水与周边的仑山湖交相辉映,仿佛高山托起平湖。
    “2017年开始,电站建设者在这里‘平地起高楼’,堆出了一座上水库。”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宣传管理王威康介绍。他身后的这座大坝,与“世界最高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”“世界最大规模库盆填筑工程”共同构成了电站的3个世界之最。
    硬核实力远不止于此。11项行业之最、12项行业首创技术,让这座电站被业内尊为“百科全书”。深入地下800多米,才能窥见其核心奥秘。巨大的地下厂房长达250米,足以容纳850个标准泳池,披着蓝白色外衣的机组静静运转。
    这个超级“充电宝”如何工作?答案藏在“水往高处走,电从空中送”的循环里。“简单来说,我们确实像个‘充电宝’。半夜用电低谷时,我们把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;白天用电高峰时,再放水发电。”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技术专工常乐解释,实际上,电站运行远比这个复杂,抽水蓄能电站工况较多,发挥的功能也远超“充电宝”。“比如消纳新能源,对电网进行调峰调频,发挥平衡器、稳定器作用,能在3到5分钟内启动机组达到发电状态,比传统火电快得多。”
    “边建边修”守护绿水青山
    在王威康的记忆里,有一幅温暖的画面。“电站建设初期,我们就在这里发现了一对老鹰。它们不仅没飞走,反而‘添丁进口’,现在是一家五口了。”
    曾因施工暂时消失的白鹭,也成群飞回下水库旁的“姊妹湖”,规模更胜从前。这里的环境还引来鸳鸯安家。这一切,并非偶然。
    生态修复不是后期补救,而是一开始就写进了电站规划。大坝填筑完成,立即覆土绿化,播撒本地草籽。仅半年,大坝就与原始山脉融为一体。建设中发现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、800多岁的古木瓜树,均通过原地围栏得以保存,成为电站的生态“活名片”。
    据统计,项目累计投入约2.06亿元用于环保。全封闭砂石生产线、湿法降尘……一系列创新措施,极大降低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。
    “蓄”势待发,打造绿色集群
    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的实践,为区域绿色发展蹚出了新路。
    目前,6号机组进入为期15天的试运行,预计10月24日24时结束试运行、28日并网投入商业运行。届时,句容抽水蓄能电站6组机组将全部投入商业运行。这也标志着镇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、推动能源转型,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    电站以水为“燃料”,据估算,每年可节约燃煤约14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等约35.7万吨。它就像一位高效的“调度师”,平滑着风电、光伏的波动,守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。
    “从黄土覆面到碧水环绕,从寂静荒芜到生机盎然,电站项目传递出‘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’的理念。”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。句容抽水蓄能电站这座超级“绿色充电宝”,不仅是一个能源项目,而是一个样板,展示了降碳与增长如何协同,也是一个起点,引领着镇江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“蓄”势待发,全速前进。
    当前,镇江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,结合矿山修复与产业发展,正系统推进句容石砀山、韦岗青山湖等区域的抽水蓄能项目开发,为集群建设探索新模式、新方法。(记者 朱婕)
视频制作 张玄烨 张宇杰
稿件来源:金山网   发布时间:2025-10-22 
网站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