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详情  News
首页 >> 新闻动态 >> 协会资讯 >> 内容详情
让千年水利明珠永放光芒
2025-09-26 14:00:08 点击数:36
    最近,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入选2025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。这是镇江的荣耀,更是中国水利文化传承的里程碑。承载1700多年治水智慧的赤山湖灌溉工程,如何被珍视并深度挖掘其价值,成为亟待探索与破解的核心课题。
    从其他成功案例中可探寻赤山湖的发展路径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凭借“森林-村寨-梯田-水系”的立体生态体系,将农耕景观转化打造为世界级旅游地,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双赢;重庆秀山巨丰堰依托“三层立交”的灌溉模式保障农田丰收,政企携手保护,进一步凸显历史文化价值。二者“功能延续+文化挖掘”的思路,为赤山湖提供了宝贵借鉴。
    水利研学是赤山湖的重要价值转化方向。其平原圩区的双重蓄水、丘陵岗区的阶梯运河等水利设施与治水方式独具特色,可打造沉浸式研学基地。邀请水利学者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水闸运作,用智能监测系统数据与千年水则碑记录进行对比,让古老水利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,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水利文化传承的种子,为培育未来水利人才奠定基础。
    文旅经济是赤山湖的潜力增长点。赤山湖作为秦淮河上游的关键水利工程,已建成国家湿地公园与水利风景区。未来可挖掘孙权“筑塘开渎”、左宗棠“系统治水”等历史典故,开发精品特色历史主题游览线路;举办“赤山湖水利文化节”,将地方民俗与传统水利技艺展示深度融合,让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深度融合,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。
    科研合作能释放赤山湖的深层价值。依托其独特的三维调蓄体系与水利管理机制,可联合国内河海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研究基地。例如深入剖析宋代“磐石水则”及“春夏七尺、秋冬四尺”的科学用水规范,结合当代水文模型科学优化区域水资源调配,既提升区域水利科研水平,又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    赤山湖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,是荣誉更是责任。唯有在水利研学、文旅经济、科研合作等维度持续协同发力,在生态保护、社区共建、国际交流等领域持续探索、主动作为,积极借鉴成功经验、创新深化多方联动机制,才能让这颗秦淮河畔的水利明珠永放光芒,为世界遗产保护贡献更多独特镇江智慧,续写人水和谐的新时代篇章。
    珍视这份历史文化的遗产!让这颗千年水利明珠永续绽放多元光彩!(镇江日报评论员)
稿件来源:金山网   发布时间:2025-09-26 
网站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