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年初,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公布,建华建材(中国)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在列。作为其中的绿色先行军,建华建材近年来面对建筑生产施工产生的粉煤灰、脱硫灰、炉渣等工业废弃物,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对废弃物展开精细化预处理,精心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关键组成材料,实现工业废物高质化利用。经过严苛检验,新产品综合能耗较国家先进的I级标准和地方最高标准降低60%以上。
就在两年前,建华建材低调跃升为省级绿色工厂。对此,市工信局节能处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建华建材由省级向国家级的绿色进阶之路背后,是镇江绿色制造的坚实底座在默默托举和支撑。
数据统计显示,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6家、省级绿色工厂61家、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98家,覆盖建材、机械、电子等多个重点行业,初步形成“国家-省-市”梯次培育的绿色制造梯队。着眼于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,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,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实现,眼下,市级绿色工厂的遴选又拉开序幕。
绿色制造标杆纷纷涌现,彰显镇江落实节能降耗、推进工业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和扎实行动。面对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的严峻挑战,镇江明确把节能提效作为源头减碳的重要举措,聚焦责任体系、能效提升、绿色制造、产业支撑四个重点领域,全力筑牢工业绿色发展根基。
节能目标责任网将越织越密。今年镇江将探索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节能目标管理体系,推动节能工作纵深推进。推动2025年暨“十四五”目标顺利实现。科学分解下达各市、区年度目标,压实板块节能主体责任;全面梳理涉及国家、省能耗限额标准的重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,下达“一对一”能效提升目标,加大督查考核,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。
针对工业领域占比超60%的能耗现状,今年镇江着力推进工业能效提升,推动钢铁、建材、化工、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的重点企业以能效标杆为引领,全面开展对标达标,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节能改造,全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30个以上,形成年节能4万吨标准煤。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,发挥节能服务和节能监察的支撑作用,持续推进工业节能诊断,依法依规开展节能监察,增强制度刚性约束。
再接再厉,镇江持续深化绿色制造,勠力打造梯度培育的标杆矩阵。锚定绿色制造单位培育,工信部门积极帮助绿色工厂申报单位强弱项、补短板,以评促建、以建促改,切实提升绿色制造水平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,探索开展“零碳工厂”、“近零碳工厂”建设,全年力争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制造单位20家以上、市级以上达到230家左右。
着眼于提升经济含绿量,着力塑造绿色低碳产业,依托现有产业基础,镇江主动对接省“1650”产业体系,重点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,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聚焦光伏、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领域,大力发展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片及光伏技术、永磁调速装备、节能电加热器、节能锅炉等节能装备产品。推动固废危废处置、再生资源与废弃物利用水平提升,加强智能化拆解、精细分选和无害化、资源化、成套化处理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应用,提高资源化利用装备水平。
节能降碳,推动工业绿色转型。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当前,镇江正以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为牵引,加速形成从源头减排到末端治理的全流程节能模式。随着市级绿色工厂遴选的深入推进,更多企业将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加入绿色梯队,为全面实现“十四五”能耗强度目标注入强劲动能。(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唐媛倩)
稿件来源:金山网 发布时间:2025-04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