镇江环境监测中心线上开放超级大气站
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在被24小时精准“体检”。这是如何做到的?
近日,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线上开放超级大气站,通过视频带大家“云”参观镇江江滨超站,探究隐形的臭氧、PM2.5如何被捕捉、破译,探究“黑科技”如何“数”立标杆,守护蓝天白云。
镇江监测中心楼顶,一东一西分布着两座站房。它们分工明确、协同合作,分析大气污染的来龙去脉,全流程、全体系数字保障空气质量。“江滨超站是镇江市监测指标最全、监测因子最多的大气污染深度自动观测站点。”提及超站,大气环境监测科副科长邱坚很骄傲,“自建成以来,在大气污染成因分析、重污染过程复盘、污染来源解析等重要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”
视频中,邱坚作为讲解员,首先介绍了东面站房的4台重要设备,这些设备主要涉及PM2.5组分和光化学污染成因监测。
“这台设备每小时监测PM2.5中的8种水溶性组分,包括硫酸盐、硝酸盐、氯离子等。通过这些组分的监测,我们可以了解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主要来源。”在线水溶性离子监测仪前,邱坚又作了进一步解释:不同离子来源不同,通过对这些离子的浓度分析,就能够实时监控区域内部分PM2.5污染来源成因。
另一边,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系统每小时可以监测116种挥发性有机物。VOCs是臭氧及PM2.5生成的重要前体物,它与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臭氧,在大气中氧化还可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。因此,VOCs是PM2.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的关键污染物。
东面站房里,还有两台仪器分别负责监测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两个指标,以及实时分析PM2.5中碳质气溶胶的元素碳和有机碳浓度。这样一来,就可以监控煤炭燃烧、石油燃烧、汽油燃烧等工序中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情况和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、大气碳质组分监测、交通排放监测、含碳物质的燃烧排放监测等领域。
西面站房的设备则涵盖更多针对颗粒物污染相关的监测项目。有PM2.5金属元素监测仪、大功率气溶胶激光雷达、气象辅助参数监测设备等。
黑夜中,我们不时能看见一束束神秘绿光投向夜空。这些光束就来自大功率气溶胶激光雷达,雷达通过发射激光,对大气中的颗粒物探测采集,每时每刻给空气“做CT”。
西面站房中,气象辅助参数监测设备包括红外辐射、紫外辐射、浊度及气象参数监测设备。红外辐射和紫外辐射的监测数据为VOCs及臭氧分析服务;浊度监测则协助气溶胶雷达;气象参数监测主要是辅助污染来源分析工作。
监测要素多、技术先进、功能齐全、覆盖面广的多重优势让江滨超站成为我市大气工作者的左膀右臂。
“超站有这么先进的仪器,无论是对于业务工作还是科学研究,都增强了我们的信心,支撑我们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攻坚克难、勇攀高峰。”邱坚说。
未来,镇江监测中心将继续拓展常规参数的监测能力,并尝试增加智慧化运维能力,进一步提升镇江中心的数智化水平,还将开展公众开放活动,让大家了解环保工作,共同守护环境。(记者 单杉 通讯员 田芳)
稿件来源:金山网 发布时间:2025-04-18